出處: Zhang JL(張佳琳), Chen ZY, Lin SL, King CC, Chen CC*, Chen PS*(陳培詩). Airborne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 Ambient Air in the Winter Habitats of Migratory Bird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 Nov 15;56(22):15365-15376. doi:10.1021/acs.est.2c04528.(SCIE, IF2021: 11.357, 22/279=7.89%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應用及亮點:
1) 首次於候鳥棲息地測空氣中禽流感病毒
2) 溫度與空氣禽流感病毒呈現負相關
3) 空氣禽流感病毒受到冷氣團及候鳥遷徙影響
4) 特定鳥種數量與空氣中禽流感病毒呈現正相關
慢性腎臟病已被公認為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並且也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發生率為11.9%,並且在過去十年中仍逐漸增加,雖然其成因除了已知的衰老,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危險因子外,其他環境因子特別是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塑化劑及三聚氰胺等物質,則較少被探討其與腎臟疾病形成之關聯性。眾所皆知,台灣於2011年5月爆發塑化劑食品汙染事件,許多孩童因長期誤食含有高劑量塑化劑的食品及保健食品等,其中最主要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簡稱DEHP)。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與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在2012年共同合作建立全國「塑化劑等環境毒素對健康危害之防治-塑化劑高暴露族群之中長期追蹤研究」,針對200位當時可能暴露於DEHP汙染食品的年輕族群(≤18歲)於五年內進行三次的身體健康檢查追蹤與生物檢體收集(包括尿液)(圖A),研究結果發現汙染食品中含DEHP愈高會增加兒童微量白蛋白尿的風險,雖此影響在第二次追蹤調查中短暫減弱,但在第三次追蹤調查中仍發現汙染食品DEHP對兒童微量白蛋白尿的影響持續存在(圖B及圖C),而且接觸生活環境中三聚氰胺愈多,則其尿中微量白蛋白尿的風險更高。另外,我們也發現此「塑化劑高暴露族群」其微量白蛋白尿的異常率遠高於來自「台灣婦幼世代研究;簡稱TMICS」的一般健康兒童(異常率約3-5%,圖B)。這些結果表示仍需對此高風險族群進行持續的健康監測和追蹤,並衛教他們減少生活環境潛在性腎毒物的暴露。
出處: Tsai HJ(蔡惠如), Wu CF(吳佳芳), Hsiung CA, Lee CH, Wang SL, Chen ML, Chen CC(陳主智), Huang PC(黃柏菁), Wang YH, Chen YA, Chen BH(陳百薰), Chuang YS, Hsieh HM, Wu MT*(吳明蒼).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oxidative stress and early renal injury in children exposed to DEHP and melamine in the 2011 Taiwan food scandal. Environ Int. 2022 Jan;158:107018. doi: 10.1016/j.envint.2021.107018. (SCIE, IF2021: 13.352, 16/279=5.73%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衛福部國健署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長年位居第一,女性乳癌的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從2003年的每10萬人42.01人增加到2019年的每10萬人80.99人,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吸菸、飲酒、肥胖等環境及基因因子外,過去研究也發現暴露於特殊化學物質的職場環境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為了保障台灣勞工安全與健康,勞動部明定31種特別危害健康作業(簡稱:特別作業),例如製造建築材料中石綿浪瓦的石綿作業、製造殺蟲劑或金屬清潔溶劑的四氯乙烷作業、三氯乙烯與四氯乙烯作業、鉛蓄電池製造或回收的鉛作業、使用於石化、橡膠工業中的苯作業等,規定雇主必須安排勞工接受特殊健康檢查,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的莊昀璇博士與吳明蒼特聘教授及其研究團隊,使用橫跨20年的國家特別作業勞工資料(約34萬名女性特別作業勞工,近1百40萬筆紀錄)串聯國家乳癌發生檔等巨量資料庫,計算各種女性特別作業勞工罹患乳癌的風險,結果顯示,石綿作業的女性勞工,罹患乳癌的風險是其他30種特別作業女性勞工的1.80倍,其次四氯乙烷作業有1.52倍的風險,三氯乙烯與四氯乙烯作業有1.42倍、苯和鉛作業則分別為1.38倍和1.31倍,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這些初步研究成果,有助於主管單位針對這五種高風險特別作業的女性勞工與乳癌發生的因果關係,做進一步深入探討。
我國已補助45~69歲女性每2年進行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透過此研究數據,期望能提供政府鼓勵尤其是暴露於上述五種特別作業環境的女性勞工進行定期乳房篩檢,若家中有乳癌家族史者,更要謹慎為健康把關,除了日常自身乳房篩檢外,能進一步進行如乳房X光攝影檢查或乳房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乳癌對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出處: Chuang YS(莊昀璇), Lee CY(李純瑩), Lin PC(林佩蓁), Pan CH, Hsieh HM(謝慧敏), Wu CF*(吳佳芳), Wu MT*(吳明蒼).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in a national cohort of female workers exposed to special health hazards in Taiwan: a retrospective case-cohort study of ~ 300,000 occupational records spanning 20 years.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2022 Jun 30. doi:10.1007/s00420-022-0189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