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積極結合研究端的介入調查與實證追蹤、在地醫療端的社區健康照護服務及教育實踐端的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深入社區(群)以打造環境醫學最佳轉譯場域。研究團隊112年度在此議題上共發表24篇論文,包括17篇高品質論文,主要亮點成果包括:1)結合國衛院陳裕政副研究員之空氣污染物量測及模式推估專長,以機器學習技術估算結果顯示交通排放為含金屬之PM2.5的主要來源,其研究成果刊登於Environ. Pollut.;2)以模擬烹飪油煙暴露腔室與採樣技術證實具基因毒性的trans,trans-2,4-decandienal (tt-DDE)為烹飪油煙的主要成分。此外,動物實驗結果亦顯示,tt-DDE暴露能誘發小鼠肺部腫瘤的形成;3)成功建立大氣中禽流感病毒的採樣技術,希望能提供示警以降低災損,其研究成果發表於Environ. Sci. Technol.,並受多家媒體採訪;4)完成「改良式油煙吸收桶」微型化設計並持續推廣,除有攤販業者親自來訪瞭解外,亦有民眾透過社群平台詢問組裝方式與使用方法,中心也透過視訊方式教導香港餐飲業者進行設備改善,以期降低民眾油煙暴露之危害;5)首創整合Airbox、環保署空品測站監測數據等資訊,以做為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之參考的「肺健康門診」,榮獲第二十四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競賽【智慧解決方案組_建置智慧肺健康門診】標章6)積極探討環境污染重金屬砷暴露對肺功能之影響,發現天然化合物-芹菜素能降低重金屬砷誘發的肺部損傷和纖維化,並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